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鉴赏装裱 » 鉴赏收藏 » 正文

丁竹君山水画:雍容典雅 墨色相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0  浏览次数:14
核心提示:丁竹君山水画:雍容典雅 墨色相生

丁竹君 《山鸣》 纸本水墨 136×68厘米

丁竹君 《山鸣》 纸本水墨 136×68厘米

丁竹君 《松韵》 纸本水墨 136×68厘米

丁竹君 《松韵》 纸本水墨 136×68厘米

丁竹君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受过严格而系统的中国画技法、技巧的训练,并对中国画的历史有广泛的了解。这为他进行中国山水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多年的求索中形成特有的形式、风格。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笔者多次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认为曾在美术学院受过严格训练的画家必然是保守的,是没有创新精神的。这是一种缺乏分析的片面看法。任何有价值的创新都必须符合艺术的基本规律。如果硬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违背艺术的基本规律去创新,即使取得了一时的轰动效应,也绝不会有长远的艺术价值。当然,艺术规律是随着它所反映(不等于摹写)的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它自身的规律。但对这种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众多艺术家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历史时代所取得艺术成就的结果。绝不是脱离艺术的发展史,由某一个艺术家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地弄出来的。此外,还有一些规律是普遍地适用于各个不同历史时代的,只不过它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艺术家那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比如,中国历代画论反复讲过的疏密相生、浓淡相形,是今天中国山水画任何创新都不应违背的一个普遍性规律。时下的某些山水画采取密的画法,但一味求密,不知古人所说疏密相生之道,尽量堆砌填塞,密到了使人窒息的程度,全无古人那种密中有疏,疏中有密的巧妙变化与韵味。又有一些山水画,喜用浓墨,却不知古人早已说过的浓淡相形的道理,一味求浓,浓到松烟满纸,一片混浊,全无古人所说的“墨分五彩”,光鲜润泽之感。反观丁竹君的山水画,正因为他在美术学院受过中国画技法、技巧的严格训练,同时又能按自己新的创意驾驭应用它,所以他的创新是符合中国山水画创造的艺术规律。这一点笔者认为很可贵,很难得。他也有不少画得甚密、甚浓的作品,但由于他对中国画疏密相生、浓淡相形的道理了然于心,因此,在疏密浓淡的处理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能使观者生起“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美感。他的许多画,看来画得很随意,实际是反复磨练探索的产物,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古人所说的“笔无妄下”“惜墨如金”的严谨精神,不把“创新”看做推倒一切艺术规律,主观随意地乱画一气。如果从明代董其昌的山水画南北分宗之说来看,笔者以为丁竹君的山水画接近北宗从李唐到夏圭的水墨山水,其基调是刚健而又清新的,表现了大自然生命的力之美。大致而言,他的山水画可分为静与动两种形态。但在偏于表现静的作品中,仍然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力的搏动,有时还能听到淙淙的泉声,这是生命的吟唱。在偏于动的表现的作品中,他以刚劲的线和淋漓的水墨来表现大自然的生命力,但这种表现又是有节制的、含蓄的,没有表面化的剑拔弩张之态。他的着色作品,大部分能做到墨色结合、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并因着色而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与抒情味。

丁竹君的山水画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走在创新与继承辩证统一的正确道路上。他正当壮年,来日尚长,发展的余地与空间很大。目前,中国山水画的创新,笔者认为有3个方面应当注意。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广泛而深入地去理解、继承中国绘画悠久光辉的传统(包含笔墨技巧)。这是一个无尽的宝藏,目前我们对它的理解与研究还很不够。二要广泛吸取西方绘画,包括现代派绘画中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例如,西方现代派绘画中对构成、结构的高度重视,空间与色彩的处理有许多可以吸取的东西。三要努力投入现代的社会生活,画出现代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丁竹君在上述3个方面都做了努力,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献身艺术的精神,创造出不论在笔墨的精湛、风格的多样、格局的宏大、意境的深邃上都更为成功的作品,为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为当代先进的审美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系哲学家、美学家、美术史论家,湖北武汉大学资深教授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