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艺术资讯 » 文化热点 » 正文

陈振濂新作诉说108年的西泠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2  浏览次数:2
核心提示:陈振濂新作诉说108年的西泠历史

陈振濂,号颐斋,1956年2月生于上海,浙江鄞县人。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获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等职。多年来,他提倡书法创作的原创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构“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再到近几年提倡“新帖学”“新碑学”“草圣追踪”“阅读书法”,在当代书坛反响强烈。 

陈振濂,号颐斋,1956年2月生于上海,浙江鄞县人。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获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等职。多年来,他提倡书法创作的原创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构“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再到近几年提倡“新帖学”“新碑学”“草圣追踪”“阅读书法”,在当代书坛反响强烈。

陈振濂作品

陈振濂作品

本报记者 林梢青

昨天走进良渚博物院展厅的观众,还来不及看内容,就先被“惊喜”了一下——书法展览还可以这样做?

这个展览名叫“守望西泠——陈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书法展”。这是一个需要耐心驻足阅读的书法展览——108件由陈振濂自撰的作品,配以图片、释文,展现了108年的西泠印社历史。

错落有致的展板 看起来就不一样

与平常书法展将作品装在玻璃镜框里,简单悬挂在展墙上不同。这里没有一个镜框,而是多了108块展板。每块展板根据作品的大小形状专门设计,作品被直接裱在展板上,配上老图片和释文。一块展板一组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在玻璃展柜内。

用博物馆多层次细节化的“陈列”方式来做书法展,这无疑是挑战了书法展览的效果极限。

这样的设计源于一次“意外”。设计时,良渚博物院的策展人员采用了博物馆惯用的“陈列”组合方式。设计图一出来时,陈振濂的团队愣了,“这完全不符合平时书法展的套路”。最后,喜欢创新的陈振濂拍板做了尝试,是不是可以改一改以往的展览模式?

于是,108件作品,每件都配上相应的老照片再现历史景象,并配合了释文标点,以便那些自撰诗文与古圣贤名篇能为习惯于白话文的观众所易于接受。

作为不断创新的书法家,陈振濂想通过这个展览发问:今天的书法只是一门用来欣赏的艺术吗?

丰富有趣的内容 读起来很有味道

“从艺术欣赏到历史感悟,这正是在今天倡导‘阅读书法’的时代涵义之所在。”陈振濂说,“古人的经典书法本来就有这样的综合功能,今天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其实只是恢复古代经典原有的这些功能而已。”

这个书法展,不是简单地抄录唐诗宋词,也不是简单地抄录历史资料,而完全可被看做是一部出自当代学者的西泠印社史。

2011年是西泠印社108周年纪念,陈振濂用多年时间,在西泠百年历史中,遴选出106个重要史事,创作了相对应的108件作品。从“数峰阁”开篇,到“辉煌百年·西泠之光”结束,西泠百年在陈振濂的笔墨间娓娓而来。这其中有许多不为人注意的珍贵史料;有许多当年活跃在西泠印社但后来却渐遭湮灭的名人逸事;更有许多出自陈振濂内心的有趣文字。

比如在开篇之作“数峰阁”中,陈振濂说到,西泠印社真正的发创之地乃“数峰阁”,如今早已湮灭,现在仅留有一石碑《重建数峰阁碑记》记录此中变迁。陈振濂在作品中感慨“今数峰阁在孤山堪称寂寥。惜哉!”

还有好玩的作品比如《西泠印社社约》,是印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除有“本社所藏各印均分门别类,附拓旁款,精印成谱。如有同好,尽可到社观阅,籍获赏摩之益”这样的“美好约定”,竟然也有“本社各种花木,培植匪易,到社诸君幸勿攀折”这样的“友情提醒”。

不仅是内容。展览的效果很让人意外,“好看,丰富”,这是观众们的一致看法。而观众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转上一圈就走出展厅,因为又欣赏又阅读,时间实在是不够用。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