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名家艺讯 » 名家资讯 » 正文

纪念儿童画家杨永青先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7  浏览次数:39
核心提示:纪念儿童画家杨永青先生

先善堂 李国强

当2010年瀚海秋拍《半夜鸡叫》插图原稿,从几千元起拍,最终以291.2万元成交,以每平尺30万元创下中国连环画崭新记录,并成功为我国当今金牌收藏大家刘益谦、王薇夫妇收入囊中的时候,人们对《半夜鸡叫》的作者杨永青先生的认识还认为他主要是创作连环画、小画的画家。其实不然。

杨永青1927年生,自13岁崭露头角,15岁在上海一家画店打工靠创作民间民俗美术糊口,到84岁仙逝,主要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1年至1966年,这一阶段是他的青年创作时期,以版画、连环画为主,是当时中国最畅销的画家之一。《半夜鸡叫》、《王二小放牛郎》是他1963年的作品;第二阶段是他的中年创作时期。从1966年至1996年,这一段时期是他的中年逆境创作时期。这一段时期以中华传统题材的连环画创作为主,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神笔马良》、《孔雀东南飞》,是他连环画创作的精品高峰期;第三个阶段是他的独幅画、中国画创作期。从1996年至2011年。这一阶段他主要运用一生创作几十万幅连环画中国画小画的功底,创作独幅中国画大画。是他一生最为高峰、最为满意的创作期。这一阶段正值中国文化市场的发育期、纷乱期。杨永青先生不为市场所惑,一张画也不流入市场,其作品鲜为人知。

杨永青先生一生多劫,历经风霜,他追求艺术百折不挠,即使环境严酷,作品依然追逐着人性的阳光。他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埋首耕耘,态度严谨,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谦虚的风格更显特立独行。社会曾充分肯定了杨永青为儿童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现在我们应对他的艺术风格做一次系统的梳理,对他的艺术成就加深新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贯穿于国画、版画、连环画中

杨永青少年时代曾拜上海著名人物画家谢闲鸥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先生的言传身教,对他艺术修养和传统技法的提高影响深远。在他从事儿童美术事业期间,创作童书、连环画220余册及数千幅插图,多以中国画为基本手法,线条的运用能力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印刷业以铅印为主,插图多为铜、锌制版,很难表现层次感,线条与黑白成为图像印刷的主体。杨永青的国画线条就最适合在这种环境下发挥能量,他迎来了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创作高峰。50、60年代,他的连环画、插图以及版画频频发表于媒体,虽然少有水墨的渲染,但中国画的底蕴却渗透其中,如插图《五彩路》、《大灰狼》、水印木刻《澜沧江畔》、《傣家风情》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印刷行业迅速发展,杨永青癌症手术后复出,开始拼命创作,他与时间赛跑,创作了大量的童书、连环画作品,在彩色胶印技术不断提高的环境下,他的中国画功力得到了较全面的发挥,这是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这一阶段的作品实际上多是微型中国画,从内容、风格到笔墨技法都得到了相当的体现,如《神笔马良》、《配图古诗精选》、《离骚》、《八仙》等,他把中国画以童书、连环画的形式向儿童推广普及,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确切地说,杨永青是为儿童画画的画家,并非画儿童画的画家。

199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为杨永青举办了《为了未来——杨永青画展》,展示了他从事儿童读物创作期间的童书、连环画原稿及版画、中国画,从此以后,杨永青投入了自己最后一个创作高峰。他迁出闹市区,潜心纯粹的中国画创作。他的晚年,创作精力依然旺盛,将一生对中国画的探究成果放手施展,创作了千余幅精品。他把自己的情感借助情态刻画抒发出来,力求完美。远离尘嚣的生活,免去了应酬之作对时间的消耗,因此,每幅画都是力作。杨永青在版画、连环画方面多有成就,而他的中国画更为突出,因为他的作品都是由中国画底蕴贯穿起来的。

人物形体语言生动 个性凸显

杨永青的画作,以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见长。之所以生动,是因为他对人物的情态把握到位,对人体结构理解透彻,并能游刃有余地落实到画作中。他勤于写生,笔耕不辍,练就了随手即可画出任何透视角度、任何形体动态的硬功。即使在文革被整的10年间,他躲在蚊帐里依然偷偷地画了大量的默写习作,刻意强化对人体动态、人体结构的磨炼。因此,他复出以后功力不减,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人体结构、透视关系准确。在创作中,画出动态的同时,焦点直指情态刻画,注重人物动态与情感的关系。他对表情的刻画主要是通过形体动态实现的,他的这一优势有力地提升了国画、版画、连环画、插图的创作水平,凸显了鲜明的个性。当然,娴熟的人体绘画功力也促成了他一生创作的高产。

笔墨内敛 恰到好处

杨永青的创作基于形式服从主题的理念,在他的国画中,笔墨处于从属地位。由于他在造型上的强势,情态刻画已将意境彰显出来,笔墨就着重表现质感、动感、分量感以及气氛烘托。因此在渲染尺度上不刻意张扬,而是追求恰到好处,笔法细腻而不琐碎,附色淡雅而不轻浮,淡色处也有多层叠加,以求轻而不浮之效。落笔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画面效果舒展灵动。环境渲染的尺度在小写意范围,传统山水笔墨技巧炉火纯青,但不拘泥古法,更显生气。杨永青虽然笔墨内敛,不张扬霸气,但精致大方,耐品耐看。

构图舒展 小中见大

杨永青由于长期从事连环画创作,在构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仰视、平视、俯视,远景、中景、近景相互协调,动、静之间呼应衬托。特别是展现人物众多或场景开阔的题材时,构图功力更为彰显。在他的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主次分明,相互都有情感交流,因为有形体表达方面的突出才能,他才善于将场面展开。画展上我们常看到一些巨作,尺幅如壁画大小,人物都是找资料画的肖像,罗列在一起,后面用背景把人物串起来,象背景墙前的合影,尺幅虽大得吓人,但概念而空洞。杨永青注重的是有内容的场面,而非尺幅的大小,这与当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和国画市场以尺论价的导向大相径庭。杨永青的老师谢闲鸥做过一幅大场面的小画——《螺壳道场》,表现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热闹景象,人物众多,场景丰富,画作却是1尺横幅。杨永青曾自嘲:“我的斗室画不了太大尺幅,就螺蛳壳中做道场吧。”于是创作了一批小幅巨构。杨永青的人物画与山水画、花鸟画没有明确的分割,人与环境相互呼应,草木有情,天人合一,小中见大。

线条组织 垂重传神

杨永青的国画中,线描风格独特。他早年学习传统线描技法,功底扎实,笔锋稳健,但他的独特之处还不只是线条本身,最打动人的是线条的组织。他从古代石雕的线条中获得灵感,线条分组穿插布局,富有节奏,蕴含张力,在表现古装人物服饰时给人以垂坠之感,衬托出人物沉稳端庄的情态。特别是观音题材的作品中,更是把这种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线条组织也常运用于云水的表现中,通过线条流向和疏密有致的组合,使画面产生韵律,增添对意境的渲染。

依托观音 抒发博爱

在杨永青的画作中,观音、童子题材占有很大比例,他笔下的观音没有宗教画的框架束缚,把人性之美通过菩萨体现出来。观赏画作仿佛美丽端庄的东方女神来到山水之间,身边常有童子相伴,那童子不象是菩萨的侍从,倒象是她的孩子,乖巧可爱。菩萨的神情或象母亲或象老师,表现的是仁爱亲情的温馨意境。杨永青把对母性的讴歌和对儿童的博爱依托观音充分抒发,笔墨动情。他曾向五台山老方丈请教,问他画的观音是否符合佛家教义,方丈曰:“你画的观音非神坛之佛,乃是心中之佛,你已心结善缘,心即是佛。佛入民心,佛门欣慰。”杨永青在他的观音作品中常用的闲章有“佛在心中”和“心即是佛”,他的观音图是情感抒发的媒介,已不在宗教画的范畴。

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永存

杨永青以其真情的感染力,非凡的表达能力,成就了作品高格调品质。杨永青的一生,爱儿童、画儿童,为儿童创作了大量的插图、连环画,就是在晚年纯粹的中国画作品中,儿童也是重要的角色,他把毕生精力和艺术才华都奉献给了儿童,是一位值得世人尊重的画家。杨永青追求艺术,历经磨难,淡泊名利,默默耕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风格独特的艺术精品,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国画家、版画家、连环画家。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将永存画坛。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