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鉴赏装裱 » 鉴赏收藏 » 正文

永春纸织画:康熙乾隆心爱之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08  浏览次数:166
核心提示:在古代,纸织画多为朝廷贡品及达官显贵之收藏珍品,明代奸臣严嵩家被抄的物品中就有纸织画一项。

纸织画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名侨乡,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历史的长河中,多少传奇经久不息,多少尘封往事日久天长愈加神秘撩人。早报“泉州发现”专栏,与您一起发掘泉州的神奇与荣耀。

  近日泉州一批全国、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确认公布,他们的背后,都是一段韵味悠长的历史,一段动人心魄的故事。我们的讲述,就从这里开始。

  昔日帝王情有独钟的纸织画,出自永春百姓家。其画宛如“隔帘观月,雾里看花”,历史上,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列为中国四大家织。

  在永春,人们说,纸织画历史可追溯至一千三四百年前。那么,这一传说中的神奇之画,是否还能在永春找到呢?

  昨日,记者来到永春桃溪,拜访了刚被选定为福建省级、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春纸织画代表性传承人周文虎先生。

  桃源美景入画来

  说起永春纸织画的来历,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典故。

  相传永春古称“桃源”,是因为曾广植桃树。早在隋末唐初,当那春雾茫茫、桃花盛开之时,朦胧美景令人陶醉。由此有人认为应该将这隐约美妙的旖旎风光用画来体现,并得益于编织艺术,巧妙的纸织画出现了。

  也有一说,隋灭陈朝,陈后主之子敬台携军队、百工、族人由建康(南京)入永春(时为桃林场)。宫廷画师把中国画技巧与竹编技巧结合,创造出纸织画工艺。

  据了解,永春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美誉。

  纸代丝织古来稀

  记者了解到,周文虎老先生三个儿子梅森、梅君、明塔,三位媳妇玉晴、月桂、雪华皆习纸织画技艺,还有一位女儿也尽得真传。

  雪华坐在一纸织机前,一边巧手编织,一边告诉记者,纸织画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过程要经过构思、绘画、剪裁、编织、补色、点神、裱褙等工序,其中,绘画、剪裁、编织、裱褙是最主要的四道工序。

  她说,最难的一关就是编织了。

  春天雾重或潮气大时,纸易断,难以编织。夏天过于干燥也不好织,这时的纸脆易断。冬天过于寒冷时,手冻的话就不够灵活。最理想的纸编织季节是秋天。

  周文虎先生告诉记者,纸代丝织古来稀。

  纸编织是模仿古代手工织布的方法,先在一张宣纸上绘好图画,再用一种特制的小刀,按一定规格细心地裁成一条条纤细的纸条,其宽在2~3毫米,头 尾不断,保持一致,此作为经线。再取洁白宣纸,切成大小和经线一样的纸条,作为纬线。然后,用特制的纸织机,双梭交穿,轻轻细织,周而复始循环编织。编织 时要保证不使画面的线条断了。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补上各种颜色,纸痕交织、经纬分明、画面朦胧,极富立体感,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中国古典人 物、神仙,有壮丽山水、飞禽走兽,也能把油画移进纸织画,内容应有尽有,规格、种类繁多。

  平常,老先生的三个儿子负责绘画、剪裁、裱褙等工序,三个儿媳则分工编织。

  《永春州志》卷十一记载:“织画此为永春特产。其法以佳纸作字或画。乃剪为长条细缕而以纯白之条缕经纬之。然后加以彩色,与古所谓罨画及香笔记挈画相类。”

  据史书载,隋末唐初,永春就有纸织画作坊,至盛唐时,已有9家专营作坊。宋代时纸织画远销南洋各埠。

  唐诗赞曰: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

  清代泉州翰林陈肇仁如是描述: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我闻桃源场中客,妙技别出关徐荆。并力劳作万万缕,缕以素纸痕分明。烟云斯须出素手,笔墨化尽恒畦盯。

  在古代,纸织画多为朝廷贡品及达官显贵之收藏珍品,明代奸臣严嵩家被抄的物品中就有纸织画一项。

  清康熙、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纸织画,宫廷里时有挂屏。永春纸织画被全国许多博物馆收藏。现在,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扇屏风。

  40年研习工艺称绝

  在永春民间曾有“指头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说的就是纸织画这种编织工艺,因此历代的纸织画艺人严守技艺秘密,“传媳不传女、父子相传、外人不传”,使纸织画几乎陷于人亡艺绝的境地。

  为了使一息尚存的纸织画不至灭绝,纸织画老艺人黄永源放弃陈规陋习公开授徒,而读书时代常到他店里观摩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周文虎,成了他的得意门生。

  纸织画制作难度大,且耗工耗时,不能复制,近一个世纪以来几成绝艺。

  周文虎先生介绍,“早在1957年,我拜黄永源为师。执教小学30年后,我于50岁就提前退休了,为的是一致的目标——抢救永春纸织画”。

  他历经40多年研究与实践,工艺已堪称一绝,并取得了不少突破,比如一家合力制作了三幅百米巨作,其中百米长的《百虎图》被军事博物馆收藏。图面上也有所突破,能巧织双面图样,用于大厅陈列或屏风装饰。

  周先生回顾多年前,他曾开过一个13人的纸织画学习班,后来全班除了2名女孩,其余11人全部参军去了。他表示,以后还要继续教授弟子,让纸织画代代相传。 (记者朱彩云文/图)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