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坛快讯 » 艺术资讯 » 文化热点 » 正文

画廊生态报告之五:深圳是否有适合当代艺术画廊生存的土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14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潘慧敏  浏览次数:141
核心提示:如果要给深圳定一份艺术地图,尤其给当代艺术画廊界定一个稳定的坐标,估计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华侨城LOFT


   在众人眼里深圳是典型的“有财力没人气”,富人是很多,但懂得当代艺术品、会收藏这块的人几乎没有。有报道称,有小部分从外地到深圳来买艺术品的人,绝 大多数是“随缘”的心态。深圳此前举办过几个拍卖会,但作品质量平庸,应者寥寥。总而言之,从深圳发展至今看来,根本没有开当代艺术画廊的传统,更没有完 善的流通机制。


  如果要给深圳定一份艺术地图,尤其给当代艺术画廊界定一个稳定的坐标,估计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深圳的画廊本身 就零星且分散,对于全力投入当代艺术发展操作的画廊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局指可数。目前以当代艺术为发展的画廊分布的地区基本在南山区华侨城LOFT、福田 区的红荔路还“幸存”着的一小批的画廊。


  早年聚集一批推动当代艺术的画廊及艺术家的宝安22艺术区,据悉近期已经关张。而另一 早前一直在扶持一些深圳年轻当代艺术家成长的F518创库也由于经营不景气而转型。目前深圳多数画廊尤其是以经营当代艺术为主的画廊内外交困,举步维艰。 我们透过部分相关人士了解了目前深圳当代艺术生态的现状。在这个特殊的地域,艺术文化也经历一定的沉淀,面临着各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形成各自的特 点。但最终的结果,究竟深圳是否有适合当代艺术画廊生存的土壤呢?


  画廊主王新明:深圳当代艺术的市场发展形势已相当严峻


   王新民在早前对媒体的采访下过一个定论,他主持的1001画廊是深圳众多画廊中“幸存者”。1001画廊2006年5月就成立了,但真正有展厅是 2007年进驻宝安22艺术区,艰难维持了两年后,2009年搬到了福田香梅路。王新民感叹在深圳经营当代艺术、定位中高端的画廊,年数最长的也不过四五 年,其中不乏盲目入行的投资商,不乏根本没有市场经验的策展人,根本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出来,同行们只能各显神通、自谋生路。


   1001画廊,早前在22艺术区的时候展厅有一间厂房那么大,每月的运营成本动辄数万,但艺术品市场是前期投入巨大,资金回流缓慢,后果就是难以为继。考 虑到本身品牌还没打响不可能太多人慕名前来,近期22艺术区人气不近人意、面临倒闭,展厅再大又有什么用?于是王新民把画廊搬到了中心区,只有小小的一个 展厅,另外设一个仓库。他目前卖画基本上是靠口口相传,来的大多是美国、加拿大的客人,要不就是香港和北京、上海的。他会选择部分当红画家的作品,只要卖 得出去就能应付画廊的日常开支,不至于被收藏套牢苦于“有价无市”。他认为目前就深圳当代艺术的市场发展来看形势已相当严峻的。


  艺术家杨勇:深圳当代艺术现处阶段性低迷期


  深圳当代艺术目前可能处在一个阶段性的低迷期。当代艺术在深圳发展最好的时候是在五年前或者八年前。当代艺术在深圳的活跃的那段时期,有一群艺术家生活在深圳,有很多好的展览在深圳发生。


   深圳最早出现画廊的应该是在蛇口,海上世界卖行画的那个是画廊,后来在深圳有上千家聚在大芬村。大家就开始想画廊里边有一个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我们如 果对专业的来讲,在深圳可能有那么昙花一现的情况。但是据我所知大部分在深圳做当代艺术画廊的人,他们的出发点都纯粹是投机。06、07年就是金融、艺术 市场最暴利的一种行为时期,但是他们没有对这个良性生态做出任何的建设。他们是一种纯投机性的,他们也没有和深圳本土的收藏家、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这 个链条,没有做良性的有机的互动。深圳的这种现象之所以成为这样的特点,就会发现我们很早就强调良性的链条对深圳而言特别重要。要构筑一个城市的有机文化 或者是艺术商业性的发展,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事。但是深圳的美术馆很官方、很自我,他们对普通大众也没那么开放,他们的心态也不够开放。美术馆不收门票不 代表开放,他们的心态不太开放,使得民间机构也变得很独立,他们就成为各自沟通、各玩各的,这种现象特别糟糕。


  评论家孙振华、鲁虹:深圳当代艺术土壤养分不足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创意总监孙振华认 为,深圳当代艺术土壤养分不足已经是老问题了。这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因为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同,它需要一个健康循环去维持的。从美术馆到画廊,从媒体 到公众。这不仅是一个循环,更多的像一个制度。而从画廊的可操作层面讲,这就是一个需要综合配套的文化产业,比如是否有足够的创作者和生产者?是否有美术 专业的研究和教育机构?是否有具备国际辐射力的大型媒体?是否有振聋发聩的学术评论的声音?这个循环中的任一环节都缺一不可。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认为,深圳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良好的新兴城市,艺术发展的确是较为羸弱。好像之前曾经做得风生水起的深圳22艺术区,现在已经关闭 了。鲁虹分析,艺术区发展的好坏要看两个标准,一个是艺术学术性,另一个是艺术市场,这两者缺一不可。大芬村的低档的复制画画廊对普及艺术其实有正面的作 用,但是这并不能作为深圳艺术市场的主流。广州不仅在文化上有历史渊源,使得艺术上有一定的积淀,比如有广州美术学院的存在等利好因素,所以还是有一部分 较为出色的画廊。从而使得整个艺术生态较为平衡。


  收藏家伍时雄:深圳对当代艺术没有需求


   我们找到当年参与创办《现代摄影》杂志的伍时雄,他的身份各样,他是早期深圳艺术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1989年,他创办深圳艺术研究会,致力推进深 圳现、当代艺术与收藏“85美术新潮”后的中国现代艺术作品。并于1993-1998年间创办出版了三辑《中国艺术收藏年鉴》。但他最特别的角色就是收藏 家,当年他的收藏扶持了一批成功艺术家的进步。


  伍时雄在接受采访是认为,深圳本土的当代艺术资源也都是从外面往这边输送。整个 深圳就没有着力、也没有人去研究如何使这个文化能够自身的去发展。自身发展需要很多条件,一个政府支不支持、关不关心,另外一个就是这里整个的艺术的需求 有没有把艺术需求结构改变过来,特别是谈当代艺术就更加没有需求。

 
 
[ 艺坛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诚邀您扫码关注江苏书画艺术网微信公众号,关注的画廊及书画名家可在本站免费宣传,建站更有优惠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推荐艺坛快讯
江苏书画艺术网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助学基金 | 书画赞助 | 画廊酷站 | 艺术建站 | 名家题字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13045957号-7
Powered by DESTOON